【UP理財專欄】全球石油需求如何影響未來油價?

woman street car vehicle
文章目錄
喪羅屍
喪羅屍

曾任職於歐洲投行併購部門幫助企業買賣資產,後於老牌美國對沖基金的香港分部協助管理數十億美元資產。現為一東南亞家族辦公室掌陀人。

在《2022下半年投資長遠睇好油氣股》分析咗石油供給嘅緊張情況,今次就同大家分享全球石油需求格局形勢。

電動車對石油需求的影響

講到石油需求,就不得不提電動車。電動車呢個話題有幾熱門?睇市場對 Tesla、蔚來、比亞迪的討論熱度,及各大企業紛紛投資開發電動車的舉動就知道。

大家普遍都會覺得依照電動車的勢頭,未來市場對原油需求一定會下降。無錯,這是絕對的, 但很多人都忽略咗一個事實:電動車完全取代燃油發動車輛,將會係需時數十年的漫長過程。我們看看美國能源資訊局(EIA)預測數據:

  • 經合組織國家(OECD countries,即比較發達的國家)的傳統輕型汽油車輛總數會於 2023 年達到峰值, 然後逐漸回落;
  • 非經合組織國家(non-OECD countries,即發展中國家)的傳統輕型汽油車總數會持續大幅度增長到 2040 年,再在高位放緩增長,2050 年才到達峰值(如下圖示)。

總括而言,全球的燃油發動車輛總數將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強勁需求,持續增長直到 2038 年,意味著液體燃料需求的峰值將是 2030 年後發生的事。這遠遠不足以幫助緩解當今石油市場的緊張局勢。

新興市場的石油需求

比較發達國家的石油需求自 2005 達到頂峰後持續下降, 2021 年石油需求量比起 2005 年的水平下降了平均每日 700 萬桶。同一時期,發展中國家的石油需求則以平均每日 1750 萬桶的速度高速增長。

發展中國家的石油需求有幾強?在 2007 年至 2012 年的金融海嘯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,非經合組織國家每年的石油需求仍然以平均每日 150 萬桶的速度增長著。

由於依家新興市場佔全球石油需求量一半以上,所以筆者相信即使全球經濟逐漸陷入衰退,就中期和長期而言,全球石油需求仍好大可能會繼續增長(儘管幅度未必如原先如期大)。而亞洲發展中國家將會是環球石油需求的最大推動引擎。根據英國石油公司最近的環球能源報告,亞太地區石油消耗量於 2021 年達到 3600 萬桶,佔全球需求量的 38.1 %。考慮到亞洲地區龐大的人口,潛在需求量大,人均石油消耗量僅需增長一點點就能帶動全球需求量增加。

石油產品對石油需求的影響

另外,在能源危機的大題下,很多人都忽略了關注石油化工產品行業局勢這個盲點。石化產品無處不在,係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包括塑料、化肥、包裝、服裝、數字設備、醫療設備、清潔劑、輪胎等等。它們還存在於現代能源系統的許多部分,包括太陽能電池板、風力渦輪機葉片、電池、建築物的隔熱材料和電動汽車部件。

儘管很多發達國家(如歐洲、日本和韓國)近年大力推行環保回收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,但這些努力仍遠遠不及新興經濟體對塑料需求的爆發性增長。而石化產品的替代品行業(如 bioplastics)仍然處於非常初階的發展,未能大量生產及應用,這亦是整體石化產品需求強勁增長的另一個因素。

國際能源署預測,到2030 年石化產品需求的大幅增長將佔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,而到 2050 年更將佔近一半,超越貨車、航空和航運的佔比!


筆者認為,國際石油供需關係在未爆發俄烏戰爭前已經失衡。在嚴重通脹、歐美經濟衰退、中國堅持清零等充滿負面因素的大環境下,如要筆者選擇幾個板塊作長遠投資部署,油氣類資產必然入選!上星期筆者提到的油氣及油服 ETF(XOP, XLE, OIH)都升咗少少,讀者們不妨耐心等待下一波低位,繼續趁低吸納。

本網站內容作為一般市場綜述而提供,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。信息從據信為可靠的來源獲取,但我們並不保證內容是準確或完整。我們不保證提到的任何走勢將會繼續或預測將會發生。

投資涉及風險。投資者不應僅基於此網站做出投資決策。

Previous slide
Next slide

更多資訊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